Search


※ 2018.09.11 英國《泰晤士報》社論 ※
團結為台灣:西方應聯手抵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※ 2018.09.11 英國《泰晤士報》社論 ※
團結為台灣:西方應聯手抵抗中國對台灣的欺凌

在華府想要釐清白宮究竟誰在當家的時候,中國也許也在猜疑,華府究竟是誰在作主。中國可以看看美國國會:四位參議員提出一項法案,要求懲罰那些意圖討好北京、與台北調降外交關係的國家。一旦通過,這項法案不但值得美國兩大政黨支持,也值得美國友邦的支持。中國是一黨專政的國家,中國的國家主席最近才自我酬庸,取得了終身領導權;他的國家也在他的領導之下,展開了外交與經濟的自肥任務,如果(外國)不從,即暗暗以武力威脅。

台灣則是一個繁榮的獨立民主國家,不想接受中國的共產主義制度。它尋求、也值得其他民主國家的支持,其理由是很簡單的道德原則:民主國家有自決的權利。支持台灣還具有重要的策略原因。

北京稱台灣為叛省,說將來勢必要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,如果有必要的話,不惜武力統一。過去四十年以來,上述原則在最後所帶的威脅,絕大多數時候不過是文字遊戲而已。

北京故意與台北、華府維持模糊的三角關係。三個國家都承認「一個中國政策」,台灣事實上維持獨立。華府與台北維持著正式的外交關係,雖然名義上並不如此——它本應自 1979 年以後已經與之斷交。

然而,這樣的情勢正式改變。自從 2016 年蔡英文擔任台灣總統以來,她拒絕「一個中國政策」。中國的反應是斷絕台灣的外交關係。

在這樣情勢中,川普政府一直支持台灣,他這樣做的理由是否是為了增加美國對中貿易談判的籌碼,並不清楚。但有幾個事實是確定的。其中之一是川普剛當選時,就接了蔡總統的電話,這也是兩國三十七年以來首次有這樣的直接接觸。

在那之後,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支持只有增加,不見減少。上個月,川普政府允許蔡英文在洛杉磯發表演講,她在演說中表示,台灣的自由與未來「無商榷餘地」。下個月,她的國防部長將要出席華府的安全會議,這將是 2008 年以來,台灣首度可以這樣做。同時,美國國會已經通過法案,使得兩國政府的高層接觸更加容易。如果這些可以做為指標的話,四位參議員所提出的「台北」法案,未來亦很有可能通過。

北京的反應是很大剌剌的。官媒《環球時報》早在今年四月就警告,美國如果計畫增加美國在台協會的維安措施,將會導致(美中)軍事衝突。這樣的說詞很有可能早就經過中共政治局的批准。

習近平主席高壓欺凌弱小屢次得逞:他要求西方的旅館集團、航空公司——包括英國航空(British Airways)在內——不得再提台灣為獨立國家,不從的話,就別想在中國大陸做生意。商業公司往往別無選擇,只能順從;但(西方)政府不一定要接受中國的霸凌技倆。
像許多大國一樣,英國與日本都跟台灣維持密切的關係,但是在有關台灣未來前途的辯論上,卻往往扮演缺席的角色,這很令人遺憾。我們不應該讓華府獨撐此一支持台灣的原則與立場。

https://www.thetimes.co.uk/article/peking-order-2v6ggjhmr

※ 2018.09.09 《泰晤士報》Didi Tang 北京報導 ※
美國:四位參議員提出《台北法》,支持台灣與他國的外交關係
https://goo.gl/1xnxvU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觀念不只是認同表態,也是價值的確立,理性分析的抉擇:透過資訊瞭解世界,我們追尋觀念的理路,試圖描繪知性的座標。
View all posts